跳转到内容

广华医院

坐标22°18′54″N 114°10′20″E / 22.3150°N 114.1722°E / 22.3150; 114.1722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广华医院
Kwong Wah Hospital
医院管理局东华三院
广华医院第一期重建大楼
基本信息
地址 香港九龙油尖旺区油麻地窝打老道25号
坐标22°18′54″N 114°10′20″E / 22.3150°N 114.1722°E / 22.3150; 114.1722
组织结构
医保系统公共医院
经营性质慈善医院
医院类型地区综合医院、教学医院
附属机构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医院网络九龙中联网
医疗服务
急诊室
直升机坪
床位数1,100张
历史
建立时间1911年10月9日,​112年前​(1911-10-09
联系方式
网站www.ha.org.hk/kwh/
地图
地图
广华医院重建第一期大楼(2023年3月)
2015年的广华医院主座大楼东翼,图片左方为已清拆的南翼

广华医院(英语:Kwong Wah Hospital)是香港九龙的一所由东华三院成立的慈善性质的地区综合医院,成立于1911年,是东华三院的重要成员之一,位于香港九龙油尖旺区油麻地窝打老道25号[1],1991年起由医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龙中医院联网的一所主要急症医院、神经外科和妇产科转介中心。现任医院行政总监是邓锦成医生。

广华医院首创综合性乳病中心亦为病人提供全面教育、诊断、治疗、辅导及康复服务。广华医院脑外科是医管局辖下特定的转介中心之一。广华医院亦是主要的产前检查转介中心之一。医院设有妇产科日间手术及医疗中心,配合妇女普查中心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广华医院新大楼已于2023年4月投入服务,第一期新大楼建筑楼面面积约145,000平方米,提供超过1,200张病床,设有14间手术室。医院的一站式日间医疗中心,减低病人住院需要的同时,亦完善病人治疗和健康管理。广华医院的第二期重建计划已展开,旧大楼的主座、北翼和东翼等建筑物正拆卸重建,而东华三院徐展堂门诊大楼则会进行翻新。

历史[编辑]

草创时期[编辑]

1911年落成的广华医院大堂
1926年重建的山东街水月宫
医院侧一条横街命名“广华街”,但英文名“Kwong Wa”与医院“Kwong Wah”不同

广华医院于1911年由东华医院董事局成立,广华医院是九龙半岛第一所民办慈善医院。倡建广华医院董事局主席是由政府委任的著名律师及政治家何启爵士。当时广华医院的名字中“广华”意思所指出为服务广东华人为主的意思而已。

20世纪初维多利亚港以北的九龙区并没有医院设施,病人需要舟车劳顿到香港岛就医。1907年一群社会贤达建议在油麻地设立小型中式医院,以应付九龙及新界急速增长的人口。香港政府最终于1911年8月24日通过名为《1911东华医院扩展法例》("Tung Wah Hospital Extension Ordinance 1911")的第38号法例,在油麻地拨地12万3,500平方呎兴建医院,同时发放30,000港元(下同)作为发展基金及每年津贴6,500元营运支出,不足款项由当值总理补足。广华医院最终耗资共139,340港元,历时5年的建造才终告落成,于1911年10月9日由港督卢吉爵士主持开幕。广华医院第一任值理共6位,包括陈柏朋、方建初、崔秩山、梁植初、余植卿及香文[2]

建院初期的广华医院只能收容72名住院病人,由于油麻地乃至九龙仍是低下阶层社区,捐款相对位于商家云集的上环东华医院为少,日益面对经济困难。1914年11月华民政务司邀请东华医院、广华医院及油麻地天后庙值理举行会议,讨论广华医院接管天后庙以其收益补贴医院支出,天后庙值理坚拒移交管理权,直到1928年由刚于4月成立的华人庙宇委员会出面,天后庙始将管理权及历年存款58,000多元移交广华医院。1926年芒角水月宫因原址道路发展而被迫拆卸,政府拨出山东街现址及补助6,000元给水月宫重建,并拨交广华医院管理,补助日常开支。

曾用作登记室和诊治室的大堂,是广华医院硕果仅存的早年建筑物。它原本一层高,后因病人增加,1919年在两侧偏厅上加建一层。东华三院于1970年庆祝100周年纪念时,将大堂改为东华三院文物馆,收集和保存有关东华的档案文物。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物是来自荷李活道文武庙的化宝炉,年份为咸丰元年(1851年)。跟东华有关的最古老文物,则是1873年的东华医院征信录。

1930年政府将法例修订名为《东华医院条例》(英语:Tung Wah Hospital Ordinance)以包含东华辖下三间医院:1870年成立的东华医院、1911年成立的广华医院及1929年成立的东华东院。1931年三间医院统一办理,由一个董事局施行决策,首任主席为颜成坤先生。

医院扩建[编辑]

广华医院董事局按社会急速增长的需求而继续发展,1915年广华医院在油麻地海旁设置公共诊所及码头以方便水上居民,但不幸在二次大战中遭受破坏。同年,医院推行以西医方法进行接生

1921年11月,广华医院首次招收6名护士练习生受训和实习,为东华医院集团首次训练护士。翌年,广华医院获热心人士捐助50,580元增设中医诊所,于1923年启用。1929年,广华医院的新产房落成,提供部分免费的产房服务,同年增建普通病房。

1931年,广华医院新建肺痨病房及将手术室翻新,1940年重建停尸间及1947年重建医院厨房。1952年扩建门诊部门,门诊病人由1951年的110,000人次激增至1957年的258,000人次,于1958年再加建一座门诊部。同时住院病床亦增加到631张,但仍未能应付需要。原护士宿舍于1952年落成,但已经不足以应付当时额外新增的人手,于1959年重建。 余朝光医生曾于四十年代担任广华医院院长[3]

由于部分慢性病患者长期占用病床,致使床位不足,三院决定另置初时称为“残废院”的护养院收容该等病人,1952年议决建于广华医院内,于1954年3月落成,设有130张床位。两年后广华医院计划重建,规划内并不包括护养院,需要另觅新址迁建,最终敲定黄大仙兴建康复医院,即是今日的黄大仙医院

第一次重建[编辑]

二次大战后香港人口急速增长,广华医院住院人数在1957年急升到18万人次,包括21,000宗产科个案。两至三名病人共用一张病床及走廊布满帆布床在广华医院内触目皆是。1953年港督葛量洪爵士也认为广华医院需要重建。1955年马会捐资25,000元聘请甘洺(Eric Cumine)设计改建广华医院蓝本。1957年东华三院建议一项2,000万元建筑加500万元器材费用的重建计划。其间董事局于1958年增建可容120张病床的“丁酉病房”应付新增的病人。

庞大的重建计划终于在1958年展开,主要工程分五期进行,预计42个月内完工,于7月14日由时任港督柏立基主持奠基典礼,第一期楼高12层的东翼大楼于1959年3月24日由华民政务司麦道轲(John Crichton McDouall)主持开幕,门诊部先行启用,其余各楼层于1961年完成装置后,于5月18日由三院永远顾问李耀祥主持剪彩;1960年三院董事局将重建预算增至3,000万元;列于第一期与第二期之间的护士训练学校于1960年1月21日由医务卫生总监麦敬时(David James Masterton MacKenzie)揭幕;可容超过700名护士居住的新宿舍于1960年3月30日完成;作为各座大楼总枢纽的北翼大楼于1961年3月30日落成由麦敬时主持开幕;1963年议决陆续增建职工宿舍和中医门诊部,列为第六期工程,10月24日由非官守议员罗理基医生主持第六期奠基暨北翼大楼启用典礼;位于医院西面与东翼连接的大楼初时称为西翼大楼,但碍于“归西”不吉利,于1964年改称南翼大楼,同年3月18日由行政局立法局议员利铭泽主持开幕典礼。新广华医院总建设于1965年3月23日全部完成,重建后的广华医院由港督戴麟趾爵士主持揭幕。

重建总支出为3,415万元,政府资助八成,前后拨出2,700多万元,余款由总理筹募及东华基金补足,重建后的广华共有病床2,165张,设备齐全新颖,可称为“设备最新型之慈善医院”,规模设备仅次于秏资7,151万元建成于1963年揭幕的伊利沙伯医院

1958年第一期扩建完工纪念石
新广华医院各期工程奠基及开幕日期
期数 建设 奠基日期 开幕日期
第一期 大楼中座、东翼、门诊部 1958年7月14日 1959年3月24日
护士训练学校 1960年1月21日
第二期 护士宿舍 1959年9月25日 1960年3月30日
第三期 北翼大楼 1960年5月18日 1961年3月30日
第四期 医生宿舍 1961年10月18日 1962年3月29日*
第五期 南翼大楼病房(前称西翼) 1962年8月24日 1964年3月18日
第六期 职工宿舍、中医门诊部 1963年10月24日
全部 新广华医院总建设 1965年3月23日

*纪念典礼

其他的工程还包括1965年的急症室,当时是整个九龙及新界区的第二个急症室,同年亦成立血库。1968年新建医院图书馆,同年设立的重症监护病房更是全港首创。1971年广华医院旧大堂重新装修并改装成东华三院文物馆

由于医院的化验室服务日增,于1981年加建“余振强纪念医疗中心”。广华医院于1991年获香港赛马会捐赠设置首台电脑断层扫描仪

医院管理局接管[编辑]

1991年12月1日东华三院与新成立的医院管理局达成协议,将广华医院拨交医管局,所有医护人员获取与其他公立医院相同的医管局聘任条件。广华医院获得改革管理及改善服务的机遇,新管理架构成立并聘用医院总监及其管理团队,令到管理权力得以下放。新管理系统开始实施,而无数改善计划亦陆续推行。随着医管局实行联网安排,广华医院成为九龙西联网的一员,并获得两个额外卫星中心,分别是1993年加入的“牛头角老人科日间医院”及1994年的“尤德夫人分科诊所”。

主要翻新及门诊计划[编辑]

1995年香港政府拨出5亿8,400万元供广华医院主座大楼作大规模翻新修葺工程,工程分三期进期,大楼各翼因应工程推进而作暂时性封闭,整个工程为期三年。额外资金供扩建急症室及加建“李兆忠磁力共振中心”。工程于1997年全部完成,由时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女士主持揭幕。

有感于未来的需求而持续扩展,耗资1亿6,000万元楼高7层的“徐展堂门诊大楼”于2000年1月落成投入服务。门诊大楼除提供全科及专科门诊服务外,并有药房、产科门诊、妇女健康普查、日间手术中心及专职医疗服务复康中心(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医务社会工作、足病诊疗及东华三院长者家居复康外展服务)等,主要提供高素质的非住院服务。

广华医院乘着门诊部搬往“徐展堂门诊大楼”,同时引进 自动化登记系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当新病人求诊时,即时会获发一张智能病人卡,上面印上病人姓名、编号及一排记录资料的电子条码。覆诊病人只要将病人卡插入智能派筹机内,瞬息间便会收到电脑筹,印备了病人姓名、诊症室号码、轮候号码及预约时间等资料。新系统每天处理约800名病人登记,除了缩短登记时间外,也节省病人轮诊时间。新系统精简了医院的工作流程,透过电脑网络,病人资料能即时传送往其他医疗资讯系统,减少重复输入病人资料。新系统跟医管局的门诊预约系统(OPAS)和病人总索引(PMI)连结,互相配合,有助建立病人数据库,提供管理资讯,以作检讨及资源分配之用。整套系统包括10万张病人卡耗资110万元,全数由东华三院董事局捐赠。

有盖通道计划[编辑]

香港赛马会于2000年拨款1,600万元予广华医院进行设施改善工程,兴建两个分别位于医院东翼和北翼的复康花园,以及连接医院主要大楼的有盖行人通道,改善医院的环境及让住院病人享用更理想的休养空间。

百年纪念[编辑]

2011年为广华医院成立百周年,东华三院主席马清铿于2009年3月2日与医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签署重建项目合作备忘录,斥资数十亿元重建呈现老态的建筑物,费用由政府(建筑署)及东华三院摊分,定位为九龙区内全科急症医院,以配合现代医疗发展的需要。除东华三院文物馆及于2000年才建成的门诊大楼外,其余各座大楼均会拆卸重建。重建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于2011年开始动工,将南翼大楼、护士宿舍、职工宿舍、行政大楼拆卸重建,预计2014年完成;第二期先将急症室迁移到第一期重建完成的大楼,再清拆及重建北翼大楼、东翼大楼、余振强纪念医疗中心等,并增建一座中医大楼,有200张床位提供中医住院服务。预计全部工程于2017年完成[4][5]

为庆祝成立一百周年,广华医院于2011年7月至翌年3月期间举行连串庆祝活动,并于2011年6月29日假尖沙咀海港城海运大厦举行启动礼,特别邀请汪明荃担任“广华医院百年庆典”荣誉大使,而由广华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乐队“BandOne”于典礼上献唱百周年主题曲《一起》。庆祝活动包括广华医院黄昏讲座系列、广华医院摄影比赛及相片展、火炬传递仪式、广华医院及油麻地区导赏团、两岸四地中西医学研讨会、历史音乐剧《百载一心》,以及“广华‘墙’青Goal Go 高”慈善步行筹款等。

第二次重建[编辑]

广华医院重建计划迟迟未能落实,直到玛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管卢宠茂医生于2011年接受商业电台新闻部访问,透露玛丽医院70多年的大楼设计老旧,沦为第三世界水平,《左右大局》主持李慧玲发觉问题并非独立事件,广华医院同样面对设计老旧及重修无期的困难,于是发起“华丽重建行动”。最终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于《2012年至2013年度香港政府财政预算案》落实展开玛丽医院及广华医院的重建计划,以回应香港社会的诉求[6],并且于2012年年底向立法会申请拨款3亿港元,以进行广华医院的重建前期工作,于2015年就主要工程申请拨款84亿港元,分2期合共8年时间完成工程[7][8]。重建工程分阶段拆卸5幢大楼,并且兴建一幢楼高20层的日间护理服务大楼、增加非放射性肿瘤服务,整项工程将于2022年竣工[9],广华医院的总面积将会由11万平方米倍增至20万平方米,病床数目维持在1,200张,加强中医西医结合,包括提供中医驻院服务以及加强中医培训,将小部分西医病床转为中西医结合病床[10][11][12][13][14][15],拓展住院服务[16][17][18]

2012年6月,广华医院重建计划落实,工程的筹备工作价格约5亿2千5百万港元,比较初时预计的3亿8千万港元增加38%。香港政府于同年8月进行招标有关于筹备工作的顾问服务,同年12月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若果拨款获批,将会可以于2013年展开筹备工作[19][20]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于2013年2月通过拨款五亿五千二百七十万予医管局开展广华医院重建筹备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工地勘测、建筑测量、调迁工程、为主要工程的大纲草图设计、详细设计、拟备招标文件和评审标书方面的顾问服务。广华医院重建计划于稍后的2016年纳入医院管理局十年医院发展计划的一部分。

2016年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政府拨款广华医院重建第一期新大楼的上层结构建筑及相关工程,工程在2018年年底开展,清拆4幢医院大楼包括主座大楼南翼、护士宿舍、行政大楼和中医药临床研究服务中心。第一期的上层结构建筑及相关工程于2019年5月展开并于2022年12月完成,新的重建大楼急症室于2023年5月31日投入服务。第二期的清拆及地基工程亦已于2023年7月展开。

第二次重建工程图集[编辑]

管理[编辑]

广华医院于1991年12月1日加入医院管理局,并于2002年10月1日纳入新成立的九龙西医院联网。2016年12月1日起,广华医院改为纳入九龙中医院联网。[21]

由医院行政总监带领的管理结构,分别由2名总经理、1名高级财务经理分别主管护理事务、行政事务、财政事务,再联同各个临床专科的部门主管们组成的管理架构,负责监察医院的日常运作及发展。而由东华三院董事局成员、医管局首席执行官及公众知名人士组成的医院管治委员会则于1991年12月13日成立,负责监察医院管理事宜。

设施[编辑]

第二次重建前[编辑]

医院占地20,990平方米,包括7幢大楼:

  1. 主座大楼:是一座综合东、北、南三翼的12层高大楼,设有各专科病房及急症室
  2. 东华三院余振强纪念医疗中心:楼高11层,设有病理部所有实验室、老人日间医院及演讲厅
  3. 东华三院徐展堂门诊大楼:楼高7层,设有门诊服务及辅助医疗部门
  4. 东华三院广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临床研究服务中心:提供中医专科门诊及日间服务
  5. 护士宿舍
  6. 行政大楼(前医生宿舍)
  7. 职工宿舍

第二次重建后[编辑]

服务范围[编辑]

广华医院提供24小时急症室服务,其他服务如下:

专科
日间及专职医疗服务
社区服务
其他服务

此外,广华医院的殓房附设有名为“追思堂”的小礼堂供先人出殡之用。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源头[编辑]

2003年2月21日一名广东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退休教授刘剑伦与妻到香港参加婚礼,教授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诊所帮忙时,亦曾诊治一些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病人,他在同年的2月15日出现类似感冒的病征,并自行服用抗生素。其病情一度好转,但在数日后(2月19日)再感不适。他抵达香港后在京华酒店(京华酒店在2006年易名为九龙维景酒店)的911号房住了一晚。在酒店一天内令10位人士,包括其妹夫受感染,后来被发现为其他地方(加拿大新加坡)爆发沙士的源头病人。

2月22日教授因气促、发烧血氧饱和度(即其血液内的氧气含量)很低,往广华医院急症室求诊。由于教授的血氧饱和度初时很低,可能需要插管,广华医院急症室顾问医生吴振华医生决定把他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广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主管屈志亮医生得知教授是从大陆到访香港的医生时,便指示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为教授准备隔离室,因他可能有高度传染性。屈医生并嘱咐重症监护病房所有同事在护理教授时戴上N95口罩、手套及穿上保护袍,正是这项指示令广华医院逃过一场可能发生的灾难。两星期后教授肺衰竭不治。

医疗事故[编辑]

广华涉失误累死癌妪[编辑]

2006年, 病人李玲玲2005年因大便出血而晕倒家中,引致骨折。在广华医院留院仅五天,即被骨科医生命令要下床练习走路,结果先后两次在医院内跌倒致终身残废。其子徐学明指摘该院骨科医生专业知识不足,未为亡母骨折处打螺丝钉固定位置。出院两个月后,再到广华医院接受肠透视造影检查,内科医生声称检查结果正常。但到2006年,徐母到上海验出患末期肠癌,始知广华当时报告指“检查不成功”,徐母2006年尾终因肠癌不治。 徐学明拟申请法援控告广华医疗失误,但法援署引述中文大学骨科教授的意见,指广华的医生没错,拒绝徐的申请。徐学明自行寻求英国专家的意见,力证广华失误,法援署始再考虑其申请,但拖延至今仍未批准。[22]

广华医院女婴从婴儿箱堕地颅内有轻微出血[编辑]

2016年5月,一名廿四日大、因呼吸道疾病入院的女婴,原本在婴儿温箱内接受观察,当值护士离开病房前,确定女婴在箱内,当时病房内有另一位女士正照顾她的婴儿。十五分钟后,护士准备交更时,听到病房内传出异常声响及婴儿哭声,入内查看发现女婴躺卧地上,婴儿温箱的工作窗已打开。在房内照顾婴儿的女士表示,无目睹事发经过,只听到有物件堕地声响。医院检查发现女婴头部、颈部及背部有红印,经X光检查确定女婴头颅及内脏无异常,但五日后的磁力共振检查就发现颅内有轻微出血情况,医生认为伤势轻微无须治疗,女婴现时仍然留院观察,情况稳定。其后院方指,有机会是护士没有为意打开了保温箱窗口,导致意外。女婴家属质疑调查结果。他们又指,担心女儿脑中血块未散,影响发育,星期四再与主诊医生见面商讨出院及跟进安排。[23][24]

脑瘤复发唔通知 广华害病人半瘫[编辑]

2017年1月, 李先生街上晕倒被送入广华医院,由内科及老人科跟进。翌日医生检视他的扫描影像后,初步怀疑是手术后的变化,安排他当日出院,并寻求放射科医生评估报告。病人称当时医生更拍心口说:“你一啲事都冇,只系可能心脏有啲问题。”,并安排他于七月廿五日回医院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后两周即八月八日到内科及老人科病房覆诊。李先生获告知心脏可能有问题,遂往私家医生检查心脏,结果发现并无问题,故他未有检查及覆诊。2018年9月,李先生持续晕眩求医私家医生,确诊脑膜瘤复发,至九月八日再入广华医院,入住神经外科病房。医生告知他脑膜瘤生长速度快,已届第二期,并入侵脑内较深位置,手术难度大增。神经外科医生检阅他所有的报告时,才揭发早于一年半前的脑部扫描检查最终报告已确认肿瘤复发,当时报告显示脑膜瘤只属第一期,体积已足足大了两倍。[25]

少妇分娩后下体撕裂流脓 伤口一世都痛[编辑]

2018年5月, 一名24岁产妇在广华医院顺产女婴后,因医生未有替其阴部缝针,致下体流脓,经私家医院医生诊断后证实阴部严重撕裂。她指出院当晚,下体不断流脓,几日后停止排出恶露,惟疼痛未止。及后她到东九龙母婴健康院覆诊,医生告知阴唇严重撕裂,“肉眼见到上阴唇甩咗忽手指咁大嘅肉出嚟,唔缝针唔会自行愈合,只会一直痛同发炎。”。但她再入广华医院时,有医生维持当初诊断,反建议不动手术“等佢自己好”,只开止痛药打发她离开。分娩后约1星期,她终能返回广华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有医生承认“撕裂嘅位仲系有忽肉仔,唔会黐番埋,成世都喺度!”。她指手术后下体仍不时疼痛,却接获该院的跟进回信,重申当时根据助产士判断而决定不缝针,认为处理适当。[26]

病人血管瘤撕裂 广华涉1小时内4度拒收[编辑]

2019年3月, 荃湾仁济医院内1名病人因血管肿瘤撕裂,急须转介到设有血管科的医院以止血,但同一联网的广华医院疑以该病人的情况恶劣,不符合指引要求为由,于1个小时内4次拒绝该病人的转移。该病人其后获另一间医院跨联网接收,8天后不治。仁济医院外科医生梁国达供称,死者送入仁济医院急症室后,被诊断出腹部有血管肿瘤撕裂。由于仁济医院不设有血管科,故需要将死者转介到个别医院,而属同一联网的广华医院是名单上的第一顺位,惟广华医院指死者当时的血压低于指引要求,拒绝接收死者。梁认为“死者有机会救得番”,其后多次请求广华医院。即使后来死者的血压回升至88,但广华医院指只是仁济医院对死者加大强心药后的迹象,继续拒绝转院请求。广华医院血管外科副顾问医生黄善恒供称,当日他没有收到任何通知指死者的心压曾升高于80,相反广华医院的纪录显示死者的最高心压仍低于80,即低于转移病人的指引要求,但是黄善恒声称的纪录并不在证物表内。[27]

男子在急症室等候区离世事件[编辑]

2021年2月26日,一名患有长期病患的63岁男士在专科门诊覆诊,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检查后,安排病人在急症室等候区轮候内科病房床位。其后职员先后于等候区呼叫和致电,但没有找到病人。逾10小时,到清晨近5时才被发现已经失去知觉及没有脉搏,最终在2月27日清晨5时17分病逝。院方与病人家属交代事件,并就事件致歉,事件交死因庭跟进。[28]

广华医院呼吸喉管松脱 医护听不到警报 病人情况危殆[编辑]

2024年2月5日, 一名51岁肺结核病人,在隔离病房留医期间呼吸机喉管突然松脱,呼吸机当时有发出警报,但隔离病房有两层门,医护未有听到警号,医护相隔45分钟再进入病房时始发事件。医护发现病人呼吸机喉管松脱时,发现病人没有意识和心跳,现时情况仍然危殆。[29]

医院新大楼镀锌电线槽被指偷工减料[编辑]

2023年11月,《香港01》发表侦查报道,指已投入使用的新大楼存在镀锌电线槽偷工减料的问题。据指,由建联集团旗下顺昌集团提供的镀锌电线槽存在镀锌层厚度的不足,现场利用厚度仪检测显示只有0至5.8微米。而根据政府招标文件,电线槽必须G275标准,即电线槽里外两面的每平方米面积必须有275克锌覆盖,用香港政府认可的换算方程式计算,即镀锌层厚度须为20微米,误差范围在正负7微米之间,顺昌集团的电线槽明显不符合标准[30]

记者曾就于同年10月向医管局查询,局方表示此前已要求总承建商安排详细检测,并且委托专家进行独立检测,抽查结果合格。记者曾又要求医管局提供两次检测的有关报告,其后11月初医管局主动透过香港政府新闻处发布新闻稿,称已自行委托独立专家复检,复检内容包括抽样检测电线槽镀层厚度,检视总承建商检测的仪器及方法等,独立专家稍后会提交正式报告。医管局表示已要求承建商根据合约标准的规定提交报告,详细交代物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及确保工程的质素。对于有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会责成承建商跟进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严肃追究责任,若涉及刑事成分,会转交执法部门跟进。另一方面,医管局表示电线槽镀层厚度不涉及楼宇结构安全,亦不会影响病人及员工安全[30]

出生名人[编辑]

自1946年香港有出生注册纪录至2010年,出生人口累计注册达485.9万,广华占八分一,约为63万名婴儿,是全港医院之冠

公共交通[编辑]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窝打老道
登打士街
红色小巴
  • 观塘至旺角线[31]
  • 西贡至旺角线[32]
弥敦道
注:
  1. N271、N281往红磡站方向时途经窝打老道,往沙田、大埔方向时途经弥敦道
  2. N23仅于往东涌方向时途经弥敦道
红色小巴
  • 旺角至筲箕湾线[33][34]
  • 旺角至湾仔线[35]
  • 旺角至西环线[36]
  • 中环至旺角线[37]
  • 石澳至旺角线[38]
  • 铜锣湾至青山道线[39]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香港尚禮坊. 廣華醫院 資訊. https://www.givegift.com.hk/.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 (繁体中文)
  2. ^ 《源与流 东华医院的创立与演进》,第283页
  3. ^ 存档副本.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4. ^ 百周年紀念 2011年動工 廣華醫院數十億重建. 《苹果日报》. 2009-03-03 [2009-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2) (中文(香港)). 
  5. ^ 廣華醫院重建 擴面積50%增中醫樓. 《文汇报》. 2009-03-03 [2009-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7) (中文(香港)). 
  6. ^ 預算案提出撥款重建瑪麗及廣華醫院.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7. ^ 胡定旭:重建廣華及瑪麗需150億.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7). 
  8. ^ 广华重建耗资约80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2年2月1日
  9. ^ 盧寵茂指重建瑪麗期待已久冀可提升醫院效率.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10. ^ 分年撥款150億 重建瑪麗廣華. paper.wenweipo.com. 2012-02-02 [201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0) (中文(香港)). 
  11. ^ 來年重建瑪麗及廣華醫院.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2. ^ 预算案:来年重建玛丽及广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2年2月1日
  13. ^ 醫管局歡迎瑪麗和廣華重建工程開展.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1). 
  14. ^ 广华及玛丽医院重建涉154亿元[失效链接]
  15. ^ 東華三院歡迎重建廣華醫院.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16. ^ 胡定旭感謝政府重建瑪麗和廣華醫院確保服務不受影響.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7. ^ 广华医院料2020年完成重建[失效链接]
  18. ^ 廣華醫院指重建分兩階段不影響急症室服務.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19. ^ 广华重建 筹备费飙至5.2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2年6月6日
  20. ^ 广华重建筹备费5.25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2年6月11日
  21. ^ https://www.ha.org.hk/ho/corpcomm/ar201617/html/tc/ch6/kcc.html.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2. ^ [广华涉失误累死癌妪 子欲讨回公道 求助法援被拒 https://the-sun.on.cc/channels/news/20080716/20080716024346_0000.html]
  23. ^ [广华医院女婴从婴儿箱堕地颅内有轻微出血 https://hk.news.yahoo.com/%E5%BB%A3%E8%8F%AF%E9%86%AB%E9%99%A2%E5%A5%B3%E5%AC%B0%E5%BE%9E%E5%AC%B0%E5%85%92%E7%AE%B1%E5%A2%AE%E5%9C%B0%E9%A1%B1%E5%85%A7%E6%9C%89%E8%BC%95%E5%BE%AE%E5%87%BA%E8%A1%80-095800538.html]
  24. ^ [广华医院女婴堕地调查 家属质疑调查结果 https://news.tvb.com/tc/local/578e30196db28ca90987de1c/%E6%B8%AF%E6%BE%B3-%E5%BB%A3%E8%8F%AF%E9%86%AB%E9%99%A2%E5%A5%B3%E5%AC%B0%E5%A2%AE%E5%9C%B0%E8%AA%BF%E6%9F%A5-%E5%AE%B6%E5%B1%AC%E8%B3%AA%E7%96%91%E8%AA%BF%E6%9F%A5%E7%B5%90%E6%9E%9C]
  25. ^ [脑瘤复发唔通知 广华害病人半瘫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90308/bkn-20190308003056625-0308_00822_001.html]
  26. ^ [少妇分娩后下体撕裂流脓 伤口一世都痛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0730/bkn-20180730000202654-0730_00822_001.html]
  27. ^ [病人血管瘤撕裂 广华涉1小时内4度拒收 死因庭今研讯https://hk.news.yahoo.com/%E7%97%85%E4%BA%BA%E8%A1%80%E7%AE%A1%E7%98%A4%E6%92%95%E8%A3%82-%E5%BB%A3%E8%8F%AF%E6%B6%891%E5%B0%8F%E6%99%82%E5%85%A74%E5%BA%A6%E6%8B%92%E6%94%B6-%E6%AD%BB%E5%9B%A0%E5%BA%AD%E4%BB%8A%E7%A0%94%E8%A8%8A-092316390.html]
  28. ^ 廣華醫院就男子在急症室等候區死亡事件致歉. 香港电台. 2021-03-05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29. ^ [广华医院呼吸喉管松脱 医护听不到警报 病人情况危殆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989334/%E5%BB%A3%E8%8F%AF%E9%86%AB%E9%99%A2%E5%91%BC%E5%90%B8%E5%96%89%E7%AE%A1%E9%AC%86%E8%84%AB-%E9%86%AB%E8%AD%B7%E8%81%BD%E4%B8%8D%E5%88%B0%E8%AD%A6%E5%A0%B1-%E7%97%85%E4%BA%BA%E6%83%85%E6%B3%81%E5%8D%B1%E6%AE%86]
  30. ^ 30.0 30.1 01獨家|廣華醫院電線槽疑用次貨涉$200萬 醫管局:若犯法必追究. 香港01. 2023-11-01 [2023-11-06]. 
  31. ^ 牛頭角站 — 旺角登打士街.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7). 
  32. ^ 西貢市中心 — 旺角登打士街.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9). 
  33. ^ 筲箕灣站 — 旺角砵蘭街.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34. ^ 旺角銀行中心 — 筲箕灣.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35. ^ 旺角銀行中心 — 灣仔天樂里.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36. ^ 旺角銀行中心 — 西環.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 
  37. ^ 中環蘭桂坊 > 旺角.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1). 
  38. ^ 石澳 > 旺角.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5). 
  39. ^ 銅鑼灣鵝頸橋 > 旺角/青山道.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